以文化人: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融合,形成 “红黄育心以文化人” 的 “大思政” 育人模式。实施 “红黄育心”“笃行立人”“文化立校” 三项工程,推动中医药文化与 “大思政” 育人深度耦合,发挥中医药文化陶冶、塑造和培育人的作用。
厚重基础:学科基础扎实,拥有中医基础理论、中医医史文献、中医内科学 3 个国家重点学科,省属本科院校国家重点学科数量第一。中医学入选山东省 “高峰学科”,中西医结合、中药学入选山东省 “优势特色学科”,生物医学工程入选山东省 “培育学科”。
注重传承:中医医史文献学术水平全国一流,《中华医藏》学术办公室挂靠学校。擦亮儒医文化、扁鹊故里、针砭发源地 “三张名片”,打造全国首家省级中医药文化协同创新中心,山东省中医药博物馆获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等称号。
勇于创新:积极打造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 “山东模式”,开设扁鹊班、华佗班等特色班级。在科研方面成果丰硕,拥有多个科研平台,成立全球首家石墨烯医学研究院、全国首家中医药抗病毒研究基地等。服务社会勇于探索,牵头成立多个黄河流域相关联盟,附属医院在国家绩效监测中表现优异。国际交流合作广泛,获批建设多个国际合作平台。